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小王皓跑出屋子后找了个角落坐下来,托着小下巴看着茂盛的树冠发呆——
他会跟阿言一样把我抛高高吗?
他会跟孙将军一样对我笑吗?
他会跟娘亲一样教我识字吗?
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嗯,什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是什么样子呢?还有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又是什么意思呢?
总之小王皓很是纠结,从这个晚上起他每天都在想‘父亲’的事情,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孙尚阳的有一道奏折送到建康,呈现在元帝陛下面前时正好在朝堂之上,元帝看罢奏折便呵呵的笑了起来,抬手把奏折递给身边的掌案太监,说道:“给王公看看。”
太监把奏折递给王昖,王昖打开来看罢,脸上的表情十分的复杂。有喜有忧,还有惊讶不解,一时间理不清楚。
元帝温和的笑着,欠身向前,问着王昖:“爱卿以为,此事可行否?”
“这件事情牵扯到臣的家族,臣还要与族中几位兄弟商议后才能决定。”王昖说着,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王博。
元帝笑着摇摇头,说道:“朕听说过,那陈秀当年曾两度救过你家九郎的性命。九郎对她也算是倾心相待了。这话可有错?”
王昖已经猜透了元帝的心思,想想自己儿子为了这女子甘心入仕的一腔深情,以及这两年的悉心筹谋;再想想王氏家族如今盛极一时无须再与谁联姻来巩固地位;况且此事还牵扯到北境安稳,国若不在,家又何存?于是他拱手道:“回陛下,此言不错。”
“那就是了。”元帝笑着坐直了身子,轻声咳嗽两下,提高了嗓音宣布:“孙尚阳上奏,说那陈秀的五万精兵乃是她的嫁妆,她所求者,乃琅邪王九之正妻也。若今生有幸嫁给九郎为妻,她名下的万亩良田和五万家丁尽数作为嫁妆,带入王氏家族。此乃天赐良缘之事,朕准了。”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纷纷转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博的身上。
王博微微一笑,跨步出列,躬身道:“臣,王博领旨谢恩。”
元帝陛下又道:“此次彭城北境大胜,陈秀功不可没,朕已经决意,封陈秀为贞烈将军,食三品俸禄。”
朝堂之上又是一片沉寂。
王家娶了个好媳妇啊,和万亩良田和五万精兵的身家不说,还是个三品贞烈将军!
“嗯?怎么,众卿还有什么异议么?”元帝的脸色慢慢地沉下来。
满朝文武立刻躬身,齐声道:“陛下英明!”
“退朝吧。”元帝说着,懒懒的站了起来,扶着掌案太监的手转身离去。
文武百官齐声山呼:恭送陛下。
之后便有人纷纷上前,对王昖和王博表示祝贺。
“恭喜王公!恭喜恭喜!”
“王公大喜!天赐良缘啊!”
“陛下赐给王公一个好儿媳啊!王氏家族代代兴旺咯!”
“恭喜九郎,据说那陈秀天姿国色,九郎有福气咯!”
“听说九郎与那陈秀早就情投意合,如今佳偶天成,可喜可贺!”
……
王昖和王博对着众人频频拱手,王昖满脸含笑,王博虽然脸上依然淡漠,但眼睛里终于带了笑意。
众位大臣一边议论着一边出了大殿,往宫门处各寻各的马车去了。
也有一些平日与王家不怎么对付的人悄悄地聚到了一起嘀咕:“你说,陛下怎么就答应孙尚阳的奏折了呢?让那个妇人带着五万精兵和万亩良田嫁入王家,以后王家岂不是更加霸道了?”
“你懂什么,那五万精兵若是给了孙尚阳,必然是真正的五万精兵。可若是给了王家,只能是家奴了。再说这桩婚事,那陈秀虽然有些战功,但毕竟不是公卿大族出身。如今贺公彦还没把她召回家族不说,就是召回来了,也只是个庶女。把这样的女子许给王博,实际上是削弱了王家的势力。这对陛下来说,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咯!”
“哎,你还别说,听你这番话,我才觉得有点意思。”
“可是,那王家父子怎么看怎么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