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取功名,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朱敬文一心扑在学业上,也无暇顾及娶妻生子一事。
那几年,科考的呼声渐高,朱敬文也日夜苦读,志在必得,满心期盼着能一朝高中,光宗耀祖,改变他们母子的命运!
然而,在府城内刚进行完科考的朱敬文,其信心十足,定能一举高中时,便想着到茶楼喝喝茶、休息休息等待至放榜的时间即可。
可朱敬文却在偶然间听到了风声,在府城中,有个权贵之子萧良才,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却妄图考取功名。
并且在科考之际,不惜花费重金买通了考官,已经在考场成功完成作了弊,并且,还极有可能顶替掉朱敬文原本头筹的位置。
朱敬文向来一身正气,想到自己多年来寒窗苦读,无数个日夜在书堆里埋头钻研,怎能容忍这般卑劣之人通过作弊的手段超过自己,夺得本应属于自己的功名?
况且,若今年无法拔得头筹,家中也已经没有了余钱供他继续读书了。
义愤填膺下,朱敬文当即决定揭露此事情。
他思虑再三,写了一封匿名信,打算向主要衙门揭发。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那权贵萧良才在府城的势力庞大,早已连主考官也收买了。
主考官在收到信件后,不仅没有展开调查,反而将信件直接交给了萧良才。
萧良才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恼怒,反而露出了计谋得逞的笑。
实际上,以萧良才的学识,即便是让他在考场作弊,也绝无高中的可能。
平日里,他在书房面对书本,不是哈欠连天,就是昏昏欲睡,那些诗词文章、经史子集,在他眼中不过是枯燥乏味的符号。
他的心思,全放在了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之上,对于读书学习,那是避之不及。
可他偏偏又极度渴望功成名就,享受众人的追捧与艳羡。在他看来,凭借家族的权势和财富,走捷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于是,在得知了此次科考,最有可能高中之人便是朱敬文后,因此特意设计一局。
派人故意在朱敬文面前,透露出自己科考作弊的消息,好让其举报自己。
借此,好收集朱敬文诬陷他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