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鳖灵与冰

俱酒招来当地野老,询问此处引水口是何人所修。

野老操着隆重的蜀地口音道:“冰!”

“谁?”俱酒惊得眼珠子差点掉下来,难道李冰也穿越了不成?

野老又重复了一遍:“没错,辈辈相传,蜀王冰所修!”

“蜀王?冰?”俱酒疑惑地转向身边的侍从。

陪同俱酒前来的新政权“三公”、御史大夫、蜀郡郡监别元邦接口道:“王上,野老口齿不清,乃是蜀王鳖灵。”

鳖灵,冰;冰、鳖灵……俱酒口中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名字,一瞬间突然灵光乍现,恍然大悟:

鳖灵就是冰,冰就是鳖灵,此二者很可能就是一个人!

试想想,成都平原这么大的水患,历代蜀国君主怎能不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呢?以治水着名的蜀王“鳖灵”怎么能对此无动于衷呢?

合理推测,司马迁老先生当年在写《史记》时,也遇到了同样一个蜀地口音深重的人,将“鳖灵”听成了“冰”,于是在《史记》中只写下了“蜀守冰”。

“蜀守冰”这个人物,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越来越神话,渐渐有了姓,姓李名冰;还有了儿子,叫二郎。

穿越者又想起,四川电视台,曾经拍摄过一部十分严谨、考究的纪录片,名字就叫《蜀守冰》,而不是《李冰》。

该片通过探寻围绕在李冰身边的一个个疑问,从多个角度来呈现一个不为人知的蜀守冰。

穿越者有幸,抢先一步来到了玉垒山,看到了都江堰的原始面貌。原来鳖灵就是冰,冰就是鳖灵。

俱酒抛开这些纷乱的思绪,登高观测岷江形态。

在后世的记忆中,都江堰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当然,作为水利工程,成都平原上还有细如蛛网的大大小小的分水渠。

此刻,战国初年的玉垒山下,只有一个几乎淤塞了的水口(姑且称之为宝瓶口吧)。

从这个人工开凿的引水口,俱酒可以看出古蜀人对治理水患的态度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