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诗词对《周易哲学视角下的〈水浒传〉第 115 回解析:张顺魂捉方天定与宋江智取宁海军》的解析:
(一)《解析〈水浒传〉第 115 回》
周易哲思透一回,张顺魂定显神威。
方天定落智谋里,宁海军降智勇围。
命运无常多变幻,人心有计展精微。
梁山好汉传奇事,千古流传意蕴垂。
(二)诠释:
这首诗以七律的形式,围绕周易哲学对该回情节进行了解析。首联强调周易哲学的贯穿;颔联描述了张顺魂捉方天定和宋江智取宁海军的壮举;颈联探讨了命运变化与智谋运用;尾联总结了梁山好汉故事的传奇性和深远意义。
(三)《水浒传》第115回回目,经典梗概,经典诗句,经典情节,经典典故,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指导思想,文化价值,文化传承,历史传承
《水浒传》第 115 回详细介绍如下:
1. 回目:张顺魂捉方天定,宋江智取宁海军。
2. 经典梗概:
独松关战况:卢俊义攻打独松关,开始时林冲戳伤蒋印,守将吴升不敢下关。后来厉天闰引四将到关救应,厉天佑出战吕方,五六十合后被吕方刺死。卢先锋派欧鹏、邓飞、李忠、周通上山探路,厉天闰为给兄弟复仇冲下关,斩了周通,李忠带伤逃脱。董平焦躁去复仇,被火炮伤了左臂。次日董平与张清不骑马先行上关,董平与厉天闰斗了十合后因左手使枪不便退步,张清挺枪去搠厉天闰,枪却戳在松树上,被厉天闰反杀,董平也被张韬拦腰砍死。之后孙新、顾大嫂等人找到小路,引兵摸上关放火,卢先锋趁机夺关,并杀死厉天闰,活捉了原守关将吴升、蒋印、卫亨。
宋江祭奠张顺遇伏兵:宋江和戴宗在西陵桥上祭奠张顺,方天定得知后派十员首将分两路来捉拿宋江。南路由吴值、赵毅、晁中、元兴、苏泾五将带领,北路是温克让、崔彧、廉明、茅迪、汤逢士五将,各引三千人马。但宋江早有准备,安排樊瑞、马麟、石秀等人设下埋伏。南兵见有准备急回旧路,被宋兵追赶,温克让等人被阮小二、阮小五、孟康截断归路,活捉了茅迪,戳死汤逢士;南山的吴值等人遇到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元兴被剁倒,苏泾被鲍旭刀砍死,赵毅被李逵斧劈死。
鲁智深与邓元觉交战:宋江军马攻打东门,鲁智深首先出阵搦战。宝光国师邓元觉请战鲁智深,方天定和石宝在城上观战。鲁智深与邓元觉都使禅杖,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张顺魂捉方天定:解珍、解宝探得方腊的运粮船队,吴用使计劝降送粮人,安排人扮做船公混入杭州城。夜里点火放炮,吓跑守城门的贼兵,宋军趁乱攻城。方天定在逃跑路上,被张顺魂魄附体的张横所杀。
3. 经典诗句:
“黄钺南征自渡江,风飞雷厉过钱塘。回观伍相江涛险,前望严陵道路长。击楫宋江真祖逖,运筹吴用赛张良。出师得胜收功绩,万载题名姓字香。”此诗将宋江等人南征方腊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赞扬了宋江的领军能力和吴用的谋略,也表达了对此次征战取得胜利的期望。
4. 经典情节:
张顺显灵:张顺在涌金门被射死,死后其魂魄附身于哥哥张横,在混乱中杀死了方天定,这一情节充满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梁山好汉们的兄弟情义以及对敌人的愤恨。这种超自然的情节在《水浒传》中并不多见,给故事增添了奇幻的元素。
鲁智深与邓元觉大战:鲁智深和邓元觉都是使禅杖的高手,二人在战场上打得难解难分,这一场战斗场面激烈,充分展现了两位高手的武艺和力量,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5. 经典典故:文中提到祖逖“击楫”的典故。祖逖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他曾率部北伐,在渡江时击楫发誓要收复中原,表达了坚定的决心。此处将宋江比作祖逖,是说宋江南征方腊也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要为朝廷扫除贼寇。
6. 主题思想:
本回主要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梁山好汉们为朝廷征战的艰难。梁山好汉们在攻打方腊的过程中损失惨重,众多兄弟战死沙场,反映了战争对生命的无情践踏。例如董平、张清、周通等将领的战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
同时也展现了梁山好汉们的忠义精神。尽管他们之前是被朝廷视为“贼寇”,但在接受招安后,依然为朝廷尽心尽力地征战,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正义的追求。
7. 中心思想:通过对宋江等人攻打方腊的战斗描写,突出了梁山好汉们的英勇无畏和智谋,以及在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暗示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使得梁山好汉们即使为朝廷立下战功,也难以改变社会的现状。
8. 指导思想: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通过描写梁山好汉们的征战故事,展现出一种反抗封建统治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忠义的思想,希望人们能够忠于国家、忠于朋友。然而,这种指导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封建统治的本质是难以改变的,梁山好汉们的努力最终也无法改变社会的根本问题。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