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得啊,11岁就能亲自挂帅,打败了叛乱的土司。
后面的几十年,又屡次率兵,打退侵犯边境的北方藏人。
这也就是在丽江啊,土司土王八,一个山旮旯的地方,丁口钱粮,严重不足而已。
如果是换一个更开阔的地方,在中原某个州府,说不定就起势了,成为一方豪强霸主。
同时,这也是那个木懿,为啥敢开口要官职了,原来是想效仿他老子。
其实,怪不得朱皇帝,前世的他,不大喜欢看电视剧。
后世有一部电视,叫木府风云的,剧情就是丽江木府土司,猪脚就是这个木增,女主还是个高丽棒子。
“是的”
“这个木增,去世以前,威望隆重”
“在整个滇北地区,被人称之为丽江王,木天王,也被藏人达赖,封为法王的尊称”
感受到朱皇帝的阴冷杀意,下面的刘茞,咽了咽口水,低头拱手行礼,赶紧继续说下去。
他要把自己知道的,尽快说完了,免得让朱皇帝误会,又要下旨赶尽杀绝。
“据礼部记载”
“丽江木氏十四代土司官,至少有十二位,曾进京面圣,进贡了十九次”
“嘉靖年间,朝廷修缮宫殿,木氏贡献5千多两纹银”
“万历年间,辽东战事频发,木氏再次进贡纹银2万两,用于军队的粮饷开支”
“天启年间,天下战事更多,木氏进贡纹银一千两,用于军队阵亡将士的抚恤”
“大明朝廷,三百年来,屡次在大西南用兵,木氏也是积极参与,出人出钱出力”
“再有,木氏有祖训”
“凡是木氏子孙,接受朝廷封赐的官职,拓守边城,不可动摇、叛乱,以致给中央王朝造成忧患”
“凡是木氏子孙,要遵照朝廷世代相传的规矩,不能紊淆变乱,败坏木氏家族的家训传统”
“木府的门匾上,甚至挂着诚心报国,崇德仁政的匾额,以示木氏的忠臣”
哔哩吧啦的,刘茞又是说了一大堆,话里话外的意思,丽江木氏,还是蛮不错的。
小主,
丽江木氏,有过祖训的,依靠中原王朝,接受朝廷的册封,不得阴谋叛乱,为祸滇北国土。
大明从开国,到天启年间,丽江木氏土司,都是对中央朝廷,非常的恭敬顺从。
朝廷有难的时候,丽江木府,也会捐献钱粮,用于朝廷的征伐粮饷。
大西南土司动乱的时候,滇北木氏,更是出人出力,积极参与朝廷的平叛,否则木增也不会得到那么多官职。
“呵呵”
“丽江王,法王,木天王”
“刘学士,你是翰林院的学士啊,可别被蒙蔽了”
“现在,是丽江木氏,要抵抗朝廷大军,千万不可屁股坐歪了”
上面的朱皇帝,瞥了一眼刘茞,呵呵一笑,点拨了他几句,别屁股坐歪了。
他的侍从室,都是一群小年轻,大部分都是20到25岁,资历浅,更是谈不上威望二字。
唯一的总负责人,也就是下面的翰林院学士刘茞,差不多35岁左右。
所以,朱皇帝不希望,这个侍从室,能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左右朝局的大是大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