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是与李彦仙见过的,去年年底赵恒与沂水璇成婚,没有举办什么大礼。沂水君只是叫了一些老朋友过来做个见证,其中一个便是李彦仙。
这却是有一番来由和因果。
李彦仙本名李孝忠,出身陇西,那片地方与西夏接壤,算是边境,颇多战事。
其人少时便有大志,结交四方豪杰,乃至于沂水君隐藏身份去陇西治理旱灾的时候,也被此人狭义之气所感染,倒是成了一番交情。
后来金兵第一次攻宋,李孝忠毁家纾难,散尽家财招募三千义军北上勤王。彼时正值李纲宣抚两河,主持抗金之事。
李孝忠上书弹劾李纲不知兵,惹得李纲大怒,要将他下狱。李孝忠不得不逃离军中,甚至于被迫改名为李彦仙。
后来甚至于逃到了沂水君这边,才算是免了这一番祸事。
李纲李公相不知兵这事儿现在已经成了朝廷公认,他不只是不知兵,也不通庶务,也就是名声大了。
御史中丞陈东说朝廷里的清流名士们不接地气,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最不接地气的就是李纲。
当然,陈东也把自己算在里面了,直说自己就是不接地气的,倒是没有引发什么朝堂动荡。
毕竟御史中丞要是弹劾宰执,可是真正的大风波!
所以李纲现在在东京中枢里基本上就是个吉祥物,名头大、职位大,但是具体的各衙门庶务都不会交给他来管。
话说李彦仙在沂水君这边躲灾,恰逢其会参与了赵恒和沂水璇的婚事,也算是跟赵恒打了个照面。
后来风波平息,他便回到了陕州这里,继续招募义军,要光复陕州这么个关中门户要地。
忙活了一年多,到底还是把陕州给光复了……当时战场上的情况,哪怕赵恒没来,他也能攻下陕州城。
只不过恐怕付出不小的代价,造成不小的死伤。赵恒来了,清理了金兵中的高手,让他轻松许多罢了。
……
当然,哪怕是有旧,面对此时的大宋摄政王兼兵马大元帅,李彦仙依旧正经行了见礼。他性子和岳飞比较像,忠谨严肃,甚至于带着点古板。
而光复陕州这么个实实在在的功绩,也必须得有所表示,更何况他还聚拢了三万义军……这是真正的义军,全都是陕州本土子弟兵,和那些贼寇可不是一回事。
所以赵恒也严肃起来,等到随军的文官们一到,在御史、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等一批文官的见证下,以摄政王权柄签发朝廷正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