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玉门关相遇【余音或前奏2】

正启十三年。丝绸之路北道起点,玉门关。

天色一亮,城门前的商队如同地下涌泉般蜂拥排队,络绎不绝的驼铃声、人喊声和马蹄声交错不停。

莱俪仗着一条纤细身子灵活,哧溜地挤到前边儿等过检。

“女人小孩儿,到右小门去检!”守兵见她满身的沙尘泥垢,嫌弃地拿长枪一赶。

右小门也已经排起了长长的妇孺孩童队伍,被赶过去就得从最后面排起了。

莱俪倒也不羞恼,甚至还蛮惊喜地哦了声,玉门关的过检已经这么完善了,女人也有专门的女兵来检,不用平白遭一波被男人检身的罪。

“自觉点儿,发髻都提前拆好,效率高!”右小门前的女兵也是声如洪钟,丝毫不比大门的男兵势弱。

莱俪的发饰早就在逃跑路上边卖边丢了,此刻根本没什么发髻。

但瞧了瞧前头的女人们,连绑着的麻花辫都拆散下来,便也抬手解发带。

玉门关是大楚和西域交通的第一关隘,此处的严防严查甚为要紧,不论男女老少。

前朝便有公主嫁来西域,在发髻里夹藏蚕种,险些泄露丝绸机要的案例。

“楼兰楚人?”好容易排到了莱俪,女兵展开她那张皱巴巴的过所,看了两眼,抓了两把她的发间。

没有蚕卵掉在地上,但有一头沙土零星散落。

再一瞧她身上,破得简直衣不蔽体,根本藏不住东西。女兵虽然形象粗莽,但还蛮怜悯地给了她一件披衣,“走吧。”

楼兰是丝绸之路不论南北必经的要塞,是最希望丝绸之路熙攘繁盛的国家。

只要丝绸的制造机要没有泄露,那这条路上就永远不会断绝来往的胡汉商人,楼兰也会繁华不衰。

莱俪甜甜地笑了下:“多谢兵姐姐。”

心中则是松了一大口气,好在多年前师娘早有先见之明,提醒她可以造一张其他身份的过所,以备不时之需。

这不,从赴楚队伍里趁乱逃回来,就用上了。

“都说了几百遍了,我可是楼兰人,怎么可能会包庇商队夹藏蚕种过关?全天下最不愿蚕种泄露的就是楼兰人了!你们还要我说啥嘞?”

正蹦蹦跳跳地走出关外,却听旁边似乎起了争执。

两个男兵一左一右,架着个军装少年退到路边。

军装少年虽然面庞稚气未褪,却俊朗得扎眼;尽管被左右两个男兵架着走没有挣扎,却其实比他们高大。

怪眼熟的。莱俪朝那儿多瞅了瞅,有种久远的故人熟悉之感,又有种才见过的一面缘之感。

“听听!你这一口楚话多流利,这张脸长得多白,是哪门子的楼兰人?”

左边的男兵踹了他一脚,长矛指向天色。

“午时之前,你若还不承认你到底是何身份,还不能证明你没有包庇私藏蚕种的动机。那就会砍下你的狗头,悬首在城门上,以儆效尤!”

军装少年嗷嗷大叫,“我也会说楼兰话啊?不信你们听:!@#¥%…&*,也标准吧?我是楼兰人和楚人的混血,长得像楚人、会说楚话又咋啦?”

“学两句就想蒙混过关?”右边的男兵掰了下他的脑勺,冷笑着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