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客栈那边,柳儿和夫子在那边帮忙写对联呢。”小阿玉说。
既然女儿有要求了,刘氏当然没有不答应的,当即就牵着小阿玉的手往那边去。
客栈并不在南河大街最繁华的地方,相反,它是在入口处。
那里也是一条通往普济寺的岔路。
到了客栈门口,果然看见杨夫子正支了一个小摊,面前摆好了笔墨纸砚。
柳儿正在帮忙磨砚。
杨夫子动作行云流水,一会儿就写好了一幅字。
拿到字的人高高兴兴道了谢,忙不迭走了。
说来也是巧了,此时青木学堂的一位先生,正在旁边默默欣赏。
杨夫子的学问,可能比不上青木学堂里的先生们,但他却写得一手好字。
就连青木学堂里的先生也经常夸赞。
只不过,他们不太赞同杨夫子免费给村民们写字。
毕竟先生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尤其是夫子写的字,怎么能给那些凡夫俗子随意观览?
他们也看不懂,无非是对牛弹琴罢了。
“杨夫子,柳儿!”小阿玉欢欢喜喜朝着他们跑过去。
柳儿看到小阿玉,也笑弯了眼睛,她先是跟刘氏问了好,然后再对小阿玉说:“阿玉,你也来啦?今天你们家很热闹,我们还没去道贺呢,爹爹说,等我们再写10张字,就要去你们家拜访了。”
刘氏听到这话,忙说:“不妨事,不妨事,你们先把正事办了要紧。”
本身刘氏也在杨家私塾里,虽然算不上是正儿八经的先生,但孩子们也认,杨夫子对刘氏也算敬重,两家的走动就更加频繁了。
杨夫子见到刘氏,倒也笑着和她寒暄几句。
这次镇上共有30余名考生通过了最初的筛选,前去童试,老王家就去了8名,虽然只有一名考上,但也说明,老王家现在也算得上是书香之家了。
在镇上,一家人只要出了一个秀才,那绝对是普通人家眼中的飞上枝头变凤凰。
更何况,王家那7个落选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不足,只是因为才学了一年,本身知识储备就不够,考不上那才是正常的。
但只要他们继续学下去,下一次说不定就能考上一批了。
到那时候,老王家真是要刮目相看,但凡有点脑子的,现在都要等他们家多走动起来。
起于微末之时的陪伴,绝对要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
杨夫子对刘氏的态度,自然也更加亲切。 赤心巡天
两个人说着说着就攀谈起来,原本旁边青木学堂的先生有点看不起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