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侯府全员荣登科举甲等、乙等佳话之后,顾宛虞在京城之中声名鹊起,一夜成名。
白鹭书院的山长屡次三番登门拜访,意欲向她讨教教育之妙法。然而在最初的一年里,她无暇他顾,内心满满都是对谢云策的挂念,同时还要悉心照料襁褓中的云暄和雨曦。
直至孩子们的第一个生辰来临,举家欢庆之际,老夫人赠与她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宛虞,我深知你对于管理后宅并不感兴趣,不必委屈自己。回归你所钟爱的事业吧。作为你的婆母,我虽不能为你提供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但愿这份微薄的礼物能带给你每日的欢愉。”
带着满腹疑惑,顾宛虞轻轻展开那份白鹭书院的地契。
她不由得惊喜交加。
婆母竟然将京城排名第四的书院购置下来,作为礼物送给了她?
顾宛虞感动至深,泪眼婆娑:“多谢婆母,让您破费了。”
老夫人笑得慈祥:“这算不得什么,只要你快乐,就是我们谢家的福分。”
室内顿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宛如一幅温馨和美的画卷。
接管白鹭书院之后,顾宛虞并未照搬侯府的教学模式,因为带领数名孩童与引领数千学子,其间差异显而易见。然而,她每日沉浸于学子与书卷之间,生活倒也颇为惬意。
在顾宛虞的引领下,白鹭书院不断推陈出新,锐意改革,甚至增设了专门的优异学子班,吸引了各地优秀的青年才俊。效仿国子监,为这些优秀的学子提供食宿,既推动了教学革新,又加入了争抢优异生源的行列。
这些改革举措成效显着,短短两年之间,白鹭书院的学术实力便攀升至第三位,其迅猛的发展势头,甚至大有赶超第二名的趋势。
……
在这一年的深秋,皇宫中悄然启动了一场盛大的选妃事宜。
众多困顿无援的武官世家女儿们,纷纷将希望寄托在一品右相夫人顾宛虞的门下。望着庭院中遍布的端庄闺秀,顾宛虞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寒意。
“这情形……似乎带着几分令人不安的熟悉感?”她转头对身旁的谢逊低语。
谢逊尚未经历这样的场面。
襄苎紧张地吞了吞口水,向忠勇侯解释道:“当年那四位名噪一时的纨绔佳人,就是这样被选入宫中的。”
谢逊微微扬眉,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安慰道:“无妨,若你无意接纳,那就无需勉强。”
顾宛虞内心矛盾重重,既想接受,又不想接受。
不愿接受的理由是:责任重大,担忧无法胜任教导之职。
渴望接受的原因是:她喜爱那些渴求知识的灵魂,难以抗拒他们的请求。
这些贵女们围攻了她数日,顾宛虞最终选择了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