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身份证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161 字 2个月前

走到哪儿戴到哪儿,无故丢失要回原籍花钱补办。各地的官府、军队、学堂、作坊、工厂、商户都要以此牌为准,没有牌子不能雇佣,甚至住店也要登记造册。

户部负责颁发和注销身份证,锦衣卫则成了管理身份证的部门。谁私造、假冒身份证,抓到之后五年苦役起步,上不封顶。

虽然只是颁发和注销,户部依旧掌握了很大权力,会获得额外的预算和人员编制。按说应该是好事,可孙元化实在不理解皇帝为何要搞这件事。

耗费巨大,却看不到太大收益。且历朝历代也没听说过此种行径,能隔几年弄次全民登记就非常不容易了。

“然也……孙爱卿认为不妥?”

“臣只是……不懂陛下所期。”

“很简单,朕打算每隔三年统计一次全国人口,但又不想给各地府县增加负担,故而有此一举。”

身份证能干什么用呢?洪涛的回答很简单,做为人口普查的辅助手段。若是没有此证,别说每三年普查一次,五年的周期可能都有点短。总不能让各地官员整天光数人头玩,还要数准确,那就什么都别干了。

其实这个回答很敷衍,也很不完整。身份证确实有帮助普查人口的作用,除了刚开始颁发统计的时候费点事,以后会越来越简单。

户部和锦衣卫只需统计下每个州县颁发和注销身份证的数量,加加减减差不多就能得到大概人口增长和消减的趋势。

但更重要的作用洪涛却没说,那就是限制各级官员的贪腐手段。以往赈灾都是以当地官府上报的灾民数量为准,张嘴说十万人就是十万人。

想查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涉及了多少个村镇,不是不可能,得派遣大量中央官员去当地逐一核实,既费时又费力,执行成本非常高。

有了身份证之后,各地官员同样可以胡说八道,但核查难度下降了。每个县甚至每个村有多少人,户部和锦衣卫都有名册。

就算有人员流动,但大部分地区还是稳定的。相对而言,大幅提高了官员的违法成本。朝廷还可以依据身份证的数据,决定赈济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