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父回答道:“平时都是谁有空谁来看,你嫂子和二伯母做饭去了,把他派过来了。”
过年的时候苏渺在晚会上提的那一嘴,很快被二伯父二伯母付诸行动了。
他们花了一千块钱把整个店盘了下来,虽然那时候里面的商品已经被韦家的亲戚们搬过一轮,所剩无几了,但是电话线可是拉好的。
要知道当时韦家拉这条电话线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还有卖这间小房子的钱也是全算在里面了,只需要自己补一些货品就可以重新营业,划算得很咧。
回家吃过了饭,苏渺就被派到了看火的活计,这已经是最清闲的了,因为别的还有一大堆要准备的呢,那些属于技术活和体力活,都与苏渺这个家中宝贝无缘。
苏渺一边看火一边看二伯父和父亲打糍粑,蒸好的糯米放进石臼中,用大木杵你一下我一下的怼着。
这是个费力气的活,也考验默契配合度,要是节奏和准头不对,说不定两把杵子要打起来。
不过他俩是几十年的糍粑搭档,边捶边谈笑风生,中途还能默契十足的给糍粑翻个面。
打好的糍粑韧性十足,手上沾点水,一揪一搓一压,就成了饼状的一块,表面粘上了油,放在扁簸箕里也不会粘起来。
用来煎、炸、蘸糖吃都行,惠姐拿了一块过来和苏渺一起蘸白糖吃,糯米的特有香气配着软糯有嚼劲的口感,舌尖上甜滋滋的好吃极了。
不过吃半个已经可以了,因为她们才刚吃饱饭,再吃下这么扎实的糯米制品,容易消化不良。
苏渺看着的是一个外表已经烧得黑漆漆的大锅,二伯家煮粽子的老员工了。
她们这里的粽子种类太多了,凉粽,三角粽,大肉粽等等,每种粽子要煮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要是每一样都自己做,工作量可就太大了。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几家人一起合作包,按种类分几个锅煮,煮好之后再分,每次一到过节前包粽子的时候,每个院子门前架着大锅,热闹极了。
今年二伯家没有和亲戚合作,因为能干活的都回来了,人手充足,二伯母说多做一些,让他们拿回邕城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