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买点山上容易存活,产量要大到惊人的种子。木薯种子就不错。最好生长周期也短,一两个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淼淼摸着下巴:“等刘家沟农忙完了,叫上苏家庄的一起上山去挖。”所以量当然是越多越好。
甜木薯只要处理得当,那点微量毒素不算什么。
光是看在木薯能做成粉丝保存两三年的面子上,也不能小瞧了它。
更何况青山那么大,产量多点,也算合理。
虽然木薯的正常收获时间是在秋天,但现在天气已经变得不正常了。
再加上如今大部分人还不了解木薯,几乎没什么人吃过。
也算是占了时代落后、信息差异的优势。
就算未来有人提起山上大批量的木薯,也只会觉得是上天开恩,哪怕旱情频发,但山上却留了一线生机。
反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金玉良言。
在乡下,谁敢不听老人言呢?都是靠着老一辈的经验活下来的。
……
晌午十二点左右。
刘家沟大队的人还在干活。
有些会木匠活的人身体实在是受不了累,但的的确确又馋那口肉,因而他们就开始集思广益开始钻研怎么省力气还能干好活的法子。
要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源于想‘偷懒省事’呢。
还真被他们捯饬出了不少好农具。
苏淼淼对此很赞成,甚至临走前还特意让吴秀丽把糊糊做的稍微稠一点,算作奖励。
-
老苏家。
苏淼淼刚一回家,就看到了在凉棚底下默默磨镰刀,还时不时偷看自己的五哥。
苏淼淼见自个五哥,满脸的欲言又止,便主动开口道:“五哥,有啥事要说吗?”
苏国庆嘴皮子刚要张开,苏老太太就从灶房里钻了出来:“小六啊,刘家沟人听不听你话啊?”
苏淼淼点头:“听的。”让他们往东刨地,他们绝对不敢往西。
听到这苏老太太放下心,看向苏国庆:“老五,你说吧。”她得在这听着,免得他嘴皮子不利索,讲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