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子和李涵相识那么久了,听到李涵那么问,不用多说,他便已经知道了,李涵心中还没有放弃。
深深叹了口气,崔文子神色复杂道:“当时我们奉命,前往赵国的都城邯郸静待而动。
其实之前我们每次执行任务,多数都不需要我们亲自去做些什么。若是换个贴切的说法,更多只是在见证罢了。
我当时本以为这次也会是这样,可接下来发生的种种却是和我们想的截然不同。”
说到这,崔文子顿了顿,看了眼李涵,轻声问道:“小涵,对长平发生的战争,你应该不陌生吧。”
李涵点了点头。
虽然他前世时候历史学的一般,但这种着名的战争,他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不光如此,之前在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在会稽的那段时间,可是并没有荒废。
除却练武外,其余时间多是在看各国的书简,关于此事其中也有记录。
见到李涵点头,崔文子继续问道:“那小涵,你可知道赵军最终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李涵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具体原因我确实不知。
但从书简上来看,应是这般。
一开始,赵国的军队统领乃是因为负荆请罪而颇有名气的大将廉颇,他面对秦军,采取的乃是固守不战的策略。
面对这种情况,纵然秦军势强,一时之间也是毫无办法。
但后来,秦国派人在赵国内散播传言,言曰廉颇老矣,无能而为,秦军惧怕之人,乃是曾经打败过秦军的赵将赵奢之子赵括。
随着这般传言在赵国内传播开来,最终赵王弃用廉颇,改用赵括为将。
赵括这人,熟读兵法,但却毫无随机应变之能,只会纸上谈兵,最终惨败于白起之手。
最终长平之战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结束。”
听到李涵那么说,崔文子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当时表面的情况确实是这个样子。
但你可曾想过,赵王就算再怎么昏庸无道,即便廉颇当时年岁确实已高,若是没有其他原因影响,又怎么会因为传言,而临阵换将。
要知道,自古以来,临阵换将便是兵家大忌。”
此话一出,李涵瞬间明白了崔文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