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小白继续解释,“所以其实我们能够通过思考发现,女权正是其背后的观点制造者,利用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同,放大女性立场中,一些有利于女性身份认同的言论,来博取女性的拥护。比方说,一个男人不给你花钱就是不爱你,这句话利用的逻辑就是,首先男人爱慕一个女子,就会用自己所能用的方式,为对方付出。

小主,

以此延伸,男性行为背后的逻辑,在男性群体中,会有这么一个群体,可能他们穷的只剩下钱了,于是花钱打动女性,就会毫不吝啬得为女性消费买单。根据这个逻辑,进行对人们思维惯性的利用,一个穷的只剩下钱的男人会倾其所有为女性买单,那么反过来这个逻辑就是,这个男性不再买单,可能意味着他已经不爱这个人了。

再用这个观点作为一个依据,形成过程女权观点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引起女性身份认同者们的共鸣。

也就是说,制造观点争论的人群,他们通常都是聚焦于某个合理观点,把这个观点无限延伸放大,忽略掉其他相关因素,让人们的视角聚焦在这个点上,形成一种极端言论,从而让将人群划分出来形成争论的双方。

首先这个观点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心理不适,从而对这个观点发起攻击。但是他们不知道,当人们对这个言论发起攻击的同时,等同于在攻击被观点裹挟出来的群体们的身份认同。那么自然就会引起这些身份认同者的反击。观点之争说到底就是情绪之争。

当然,如果无法形成争论,也就不会被人利用了。之所以能形成争论,自然是因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这不合理的地方就是,首先他们假定了这世上所有的男人都是穷的只剩下钱了,这样这个逻辑才成立。于是就延伸出来了,没有钱的男人都不值得女性爱,都不配爱女人。现实毕竟是不是每个男人都是拥有大量财富。于是男女对立就形成了。”

作为学霸代表,小胖子潘博又提出了疑问,“可是老师,照你这么说来,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难道人们就分辨不出来么?一下就上当了?”

小白笑了笑,摇了摇头,“这个逻辑虽然很简单,但是形成的过程其实是比较漫长的,从温水煮青蛙开始。最开始,它其实利用的是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期待所提出的比方说女子能顶半边天。我们说,其实我们古人奉行的都是万物各行其道,天下间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能力和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谈平等也是个伪概念。

但是人们其实期许的是不希望收到不公正的待遇。追求公正被那些群体替换概念为自由平等。那么由这个概念提出女性的自由平等,就可以赋予女子和男子同样的责任和义务。只是他们撇开责任和义务不谈,只谈权力和利益。他们让追求平等的人只看到男子们享受了哪些好处,忽略到男子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女性认为,似乎自己确实没有被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