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齐国历代君主12

齐闵王十 四年(公元前287年),齐、赵、燕、韩、魏五国联合发起对秦国的进攻。但五国联军驻扎在韩的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成皋西北)之间,由于五国各有所图,并没有向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

尽管如此,迫于来自五国的压力,秦昭襄王不得不废除帝号,并且割地求和。不久,流于形式的五国合纵攻秦行动就草草收兵。这次合纵攻秦,齐闵王目光短浅,只想吞并宋国,而不攻打、削弱以致消灭秦国,从而坐失良机,是战略性的失误。

齐闵王不但给秦国喘息、扩张、壮大的机会,也给自己留下亡国的隐患。此后秦国开始战略反击,逐步削弱齐国的羽翼,并不失时机地打击齐国。齐国不断受到来自秦国的威胁。膏腴之地宋国是齐闵王垂涎已久的。

齐闵王十三年(公元前288年)时,齐国军队就开始攻打宋国。当时燕昭王派张魁率领燕军去帮助齐国伐宋,可齐闵王不把燕国放在眼里,竟然杀死燕将张魁。燕昭王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到齐闵王十四年(公元前287年),齐闵王发动第二次攻宋。燕昭王又派二万士兵,自备粮食协助齐国攻宋,结果迫使宋国割淮北地与齐国讲和。实际上,燕昭王并不愿意帮助齐国,为了雪耻,只好佯装侍奉齐国,以等待机会。

这次攻宋,楚、魏都来争夺宋地。齐闵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年),任用韩珉为相,齐国趁宋国发生内乱之机发动第三次大规模攻宋。齐国攻宋,遭到秦国和楚国的反对。秦昭襄王十分恼怒,准备派兵阻止齐国进攻宋国。后经苏代从中斡旋才作罢。

当齐军与宋军即将决战时,秦国却又违背诺言,暗地里阻止齐军的军事行动。为争取赵国的支持,齐闵王派公孙衍到赵国去见专权的赵相李兑,以齐军灭宋后给李兑早就垂涎的宋国的陶邑为条件,劝李兑支持齐国。李兑答应齐国的请求。在赵国的支持下,齐闵王举兵伐宋。

大军浩浩荡荡,长驱直入,以不可阻挡之势吞并宋国。宋王偃仓皇逃亡到魏国,最后死于温地。齐闵王一举消灭宋国,使齐国的政治、军事实力达到顶峰。但由于战争连年不断,齐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乎耗尽,再加上齐闵王不讲究对外战争和对内治理的策略,专横跋扈,穷兵黩武,从而内外树敌,不久就发生五国联合攻齐的军事行动。

这也预示着齐闵王国破身亡的悲剧即将上演。齐国灭掉宋国以后,秦昭襄王感到齐国对自己统一天下会构成严重威胁,便试图扼其势头。

齐闵王十六年(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派蒙骜率领秦军向齐国的河东发起猛烈的攻势,占领九座城邑,齐军败退。与此同时,秦国还积极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攻齐。燕昭王为报齐国攻燕国的深仇大恨,不惜重金广招人才,不少贤能之士如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卫国的屈庸、魏国的乐毅等纷至沓来。

特别是乐毅,他作为一个有才干的军事家,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亚卿,改革内政,训练军队,军事力量日益强大。燕昭王还派苏代到齐国反间。苏代极尽权谋蛊惑齐闵王。当苏代取得齐闵王的信任,又离间齐国和赵国的关系,反间成功后,苏代认为伐齐的机会已经到来,便派人请求燕昭王出兵攻齐,自己从中响应。

齐闵王不明苏代的险恶用心,还任命他为将军,领兵迎击燕军。苏代便率领齐军与燕军战于晋,两军交战没几个回合,齐军就败下阵来,燕军轻而易举地砍下二万个齐兵的头颅。

战败的苏代假惺惺地派人向齐闵王"请罪",而喝了迷魂汤的齐闵王此时仍未幡然醒悟,竟替苏代解脱说:"齐军吃败仗是我的过失,你不要太自责。"刚愎自用的齐闵王事后又让苏代挂上帅印,率领齐军与燕军战于阳城门外。

此次战斗,三万齐军又成苏代的牺牲品,不明不白地成为燕军的刀下鬼。苏代的两次"失误",大大削弱齐国的士气和威风,这颗埋在齐国的定时炸弹开始引爆。

折叠国破身亡

齐闵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齐将触子率齐军与五国联军对峙于济水旁边。

齐闵王敦促决战,派人面见触子,辱而呵斥道:"你如果不尽力作战,我就灭绝你的族类,掘平你的祖基!"触子为此十分伤心,准备让齐军战败。两军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锣收兵,齐军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触子驾一辆车而去,不知去向。

接着,齐闵王又派另一位将领达子统帅残兵在齐城门秦周之地迎战五国联军。情势危急但无物犒赏战士,为了激励战士,达子派人向闵王请求赏金。闵王大发其怒说:"你们这些无用的东西,怎能给你们金钱!"结果齐军与燕军一交战就败下阵来,达子战死沙场。

乐毅抓住时机,乘胜进军,一举攻下七十余城,齐闵王仓惶逃奔卫国。卫君避舍称臣,但齐闵王仍以大国之君自居,傲慢无理,结果遭到卫国人的驱逐。

小主,

后又前往邹、鲁等地,邹人和鲁人也拒绝接纳。最后只好奔莒。楚顷襄王派淖齿救齐,淖齿被齐闵王任命为相。可淖齿无心救齐,却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最终齐闵王被淖齿所杀。

齐襄王(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265年),妫姓,田氏,名法章,齐湣王之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65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