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交锋

大明锦衣 逐日武士 1060 字 4个月前

此时诸位大臣们都已经站起身来了,有的人甚至还喜气洋洋的,觉得皇帝让他们起身了,就是有可能答应他们的所请了,这下子从龙之功算是到手了!虽然从龙的人有点儿多,但总算自己也能分润一些功劳!至于功劳能换到什么,那就要看日后如何运作了。

这时就听王锡爵说道:“陛下,不知臣请册封皇太子的事情,陛下如何安排?”

万历帝沉声说道:“王首辅,朕以为立太子之事乃是天家私事,不需要诸位参与。这件事情朕自然会想清楚,也会安排妥当。所以诸位就不要掺和了。”

百官听到这话顿时一阵哗然!因为在不少大臣看来,这么多人要求立太子,那么结果一定是水到渠成的!

因为无论从皇家的成法来看,或是从历史上的例子来看,最佳的皇位更迭方式就是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样才能保证皇位的传承不至于动荡!要知道一旦皇位传承出现问题的时候,紧跟着的就是腥风血雨,说不定还会有引发内战的危险!

而文官天生就是倾向于稳定的。只有在稳定的政治框架下才能放大他们的权利!若是战乱一起,手无缚鸡的文官什么都不是,甚至不如他们瞧不起的泥腿子活得长!

所以他们发出一阵喧哗,就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惊讶和气愤!这时王锡爵没有再说话,反而默默的后退了一步。万历帝看到他后退的一步心中一喜!以为王锡爵是打算让步了!

可是他错了,因为王锡爵躬身后退的时候,陈以勤非常干脆利索的走出班来。这让万历帝都忍不住想敲自己的脑袋!他也是过于自信了,居然以为王锡爵会让步!他分明是觉得不应该这时候直接和自己对上才后退的!毕竟王锡爵是首辅,他一旦和自己对上的话,事情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所以陈以勤才会走出班来!

只听陈以勤大声说道:“陛下,所谓天家没有私事!须知天家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到社稷的安稳,百姓的安定,万万不可轻忽!”

万历帝沉着脸说道:“就是因为朕很清楚,所以才要仔细想清楚了,选一个最适合做皇帝的皇子出来了!”

陈以勤则说道:“陛下,其实这太子用不着选,主祖上已有成法!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今皇后娘娘并无所出,陛下便是没有嫡长子。那么皇三子便是陛下的长子,自然就该由他来继承大统!”

随后两人唇枪舌剑的相互应对了半天,万历帝终于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想和这些文官们斗嘴,他完全没有胜算!他虽然也是算是饱读诗书的人,但是和这些把书吃透了,又把事情做明白了的人比较起来,自己还是差得不止一筹!

所以他干脆向把水搅浑,想着群臣都拉进来!他想着这些文官不可能意见全一致,只要有人支持朱常洵上位,甚至是其他皇子也可以。然后他们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吵起来,而这也和他的利益一致!只要文官分化了,自己就能说了算!

所以他抛开陈以勤说道:“关于立太子的事情,谁还有什么见解可以在这里一并说出来,朕想听听!“

话音刚落,已经有一大群官员快步走出班来。其态度之坚决,其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看来他们这些人都希望自己能尽早发言,因为越往前说话越容易被人记住名字,将来传到朱常洛的耳朵里就会有个印象!说晚了谁能记得住你?

就在万历帝期待这些文官自己吵起来的时候,这些人扎扎实实的给他上了一课!出班的文官每一个发言的角度都不一样,用词措辞也不相同,但是却用生动详实的例子,从古到今的给他解释了一遍什么叫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以及为什么太祖要定下这个规矩!

在他们发言的过程中,万历帝还试图的驳斥几句。可是他不发话还好,他一发话,被驳斥的官员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更加兴奋起来了!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三分。甚至还有人激动的脸红脖子粗的大声嘶吼,似乎跟他说话的并不是皇帝,而是一个败坏了伦理纲常的悖逆之徒一般!

万历帝的学识和辩论的能力明显与这些大神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反正他只和十几个人接触过后就说不出话来了,只能听下面的人一套一套的说下去。而让他有些惶恐的是,凡是出班的古全是支持皇三子朱常洛的!

不过让他还有希望的是,还有不少官员没有出班。所以他觉得应该还是有不少人持异议的,只是碍于王锡爵等人势大,不好直接站出来!所以他觉得今天的试探应该结束了,不然让持异议的官员觉得他无力拿捏大局的话,说不得就要改弦更张了!

好不容易等到众人说完了,万历帝满脸堆笑的说道:“诸位爱卿的想法朕已经知道了,朕会好好考虑的!只是……”

他刚说道这里陈以勤就插言说道:“陛下应该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册封太子又被称为立国本!这国本便是国之根本,只有陛下册封了太子,才能安定天下臣民之心,所以还请陛下早下决断!”

万历帝闻言把脸一沉说道:“国本?朕告诉你什么是国本,朕才是国本!有朕在,这天塌不下来!”

陈以勤还要说话,万历帝却沉下脸来说道:“怎么。陈阁老以为朕活不到这个月的月底吗?这么急着立太子,你想做什么?”

万历帝这话一出所有大臣都冷静下来了,刚才的狂热也退了下去。他们这时才想起来如果逼得太紧的话,有可能会起反作用。所以所有文官们都躬身说道:“臣等有罪,陛下赎罪!”

万历帝也知道这时候不是追究的时候。反而和缓下来:“朕也知道诸位的心思都是为了大明,所以朕不会怪罪你们的,都平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