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全面建设县城

九宁传 法半夏 2371 字 3个月前

有了这笔钱,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但她看到秦大勇拿给她的另一份单子后,开始陷入沉思。

这份单子,是近半月入城和出城的人数!

入城有五千三百六十七人,出城人数有六百八十九人!

如今全县城最火爆的生意就是酒楼和客栈,一房难求!就连百姓的农家小院都被住满了。

秦大勇很是苦恼:“如何是好?咱们实在没地方给他们住了呀!”

魏宁威也在一旁琢磨,这时韩福生提醒道:“主子,咱们如今既是县城,那管辖范围之内有几个镇,几个村子,应该也是合理的!”

此话一出,季九宁双眸顿时一亮,当即起身道:“韩叔此言甚妙!哈哈哈,大勇叔,你带着陈武和张家年还有舅舅一起,去周边划地盘!要离咱们的县城近!速去速去!”

正愁没法子扩大地盘呢,瞌睡便来了枕头,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她坐在书房里,拿出书籍来认真的查看,在书房琢磨着如今的班底,以及可用之人,包括县城如何规划,设立,建设发展等问题。

根据她手中这本《县志记》里的记载:县衙里除了县官还有县丞、典史等大小官吏,也和朝廷一样分吏、户、礼、兵、刑、工6房,就连衙役也分皂、壮、快三班。

衙采取的是“前堂后寝”格局:前半部分是办公场所,有正堂、六房、幕厅、钱粮库、依仗厅、吏房、皂隶房、仪门、宾馆、土地祠、狱神庙、监狱、钟楼等。

后半部分则是县里主要几个官员的私人住宅,正中为知县宅,东西分别为主簿、典史宅,另外还有县丞宅则根据县丞是否设置随时变化。这几人的住宅也是有严格的形制规定的,正房几间、偏房几间等等。

知县是一县最高长官,一般品秩为正七品,主管全面工作。县丞为佐贰官,为正八品,主管钱粮、税收。主簿为佐贰官,正九品,主管户籍、文书等职。

小主,

典史则为佐杂官,未入流,没有品秩,掌管缉捕、稽查狱囚、治安等事宜。

季九宁看的很认真,她琢磨了半晌,又拿出魏宁威先前给她的人员名单,看了又看!

然后自己初步拟定了一份任命名单:

秦大勇为知县,薛敬宗为师爷,陈武为县尉,郭明秋为典史。

县丞则是魏宁威,主簿乃张家年,李春为总兵教头。

商贾子弟出身的王玉棠为商管司,翁阳为工部司,书院院长何明义为礼部司。

接着选出新镇的管理层人员:镇长翁源,镇守吴田,镇吏司一职,兼并了县城和主薄的职责,季九宁选了,冯承德,此人是和薛敬宗同一批招揽来的人才,在张家年没有上任主薄一职前,都是他在县衙里,帮着秦大勇忙乎。

甚至有时候协助魏宁威,整理收税事务,三个多月,从未出错,听秦大勇和魏宁威对此人的评价,并不比薛敬宗低。

这一次正好是个机会,就让此人来练练手吧。

出去划地盘的几人,则兴奋不已,西燕王朝,在这几人心中,早已不复存在,他们有种天下重新立,疆土任我开的豪气感!

主城门的方向就是隆阳镇,中间隔着四十多里的路程,此处地势偏平坦,而其他三个方位,要么是盆地,要么是山地,再往后就是山丘高峰。

因秦大勇回县衙找张家年和陈武,所以连薛敬宗和冯承德也一起带上了。

所以两人此刻也在参与讨论,两人均认为把镇建在此处更好,就把新镇夹在两县的中间,如此安排,以后若是朝廷对县城有个万一,这座小镇就会是第一道防线!

而后面的山地和盆地区域,则可以安排一些百姓过去开荒种地,成立一些村落,也能把一些流入城中的流民,得到妥善安置。

魏宁威和陈武也在琢磨这个问题,最后他提议先画出了地域图,几人骑马跑了一圈后,陈武亲自绘图。

并在勘察时,用石头做了地理标注。

回到县城后,天都黑了,城里只有商业街的燃柱还亮着。

秦大勇正犹豫要不要去季府给季九宁说明情况呢,就听魏宁威道:“今日天色已晚,小东家明日一早还有上学,还是让她早些休息,我们明日午时再去找她议事。”

他话刚落,一位府中的仆人就跑过来了,对着几人行了一礼道:“县令大人,舅爷,陈将军,几位大人,主子说,她在府里等着你们过去呢。”

“这……”魏宁威不想季九宁太操劳。

就听仆人继续道:“主子说,今日这事必须定下,否则她睡不着,几位大人还是快快请吧,主子在书房里,已经等候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