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危机:开拓星野(下)

这条由二十七家星企联合发表的官方声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国际媒体争相报道,霸占了各国社交软件的头版头条。但只维持了不到三天,相关热点就全部被下,官方媒体迅速撤版删除发表过的相关文章,联合声明的内容,更是在美西方成为了“发之即删”的最高级违禁词。

在普通人眼中,这只是欧美政坛又一次荒谬而又可笑的“行为艺术”,只有少数人知道背后存在什么样的波涛汹涌。然而这不能说明百姓有多么愚蠢,信息差必然极大限制了不同阶层人民的平均眼界。一名饱读诗书的中产青年,若不能在一家星企深耕多年,就算有再敏锐的思维,再深厚的知识储备,绝不可能无中生有,凭空推测出“联合声明”背后的政治斗争。

放大到社会层面,同样如此。对于底层平民,开拓星野运动只是又一场在浪费人力物力的富人游戏,哪怕是中产阶层,也只是意味着星企业的股价会暴涨,可以闯进金融市场大赚一笔。只有富翁阶层,开拓星野运动本身才具有实际意义,但他们一样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仍是一枚枚被马斯克肆意操纵的棋子。

这就是后冷战时代的残酷,在资本主义体系,赢家通吃与零和博弈永远是不变的主旋律,开拓星野运动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但运动背后的政治角力却是万年不变。譬如“联合声明”,表面上是马斯克又一次“理想主义”泛滥,但实际上,这只是马斯克被华夏逼到跳墙后的放手一搏。

换句话说,当大众看到“联合声明”的内容时,背后的政治角力实则已经分出了胜负,一切的阴谋诡计、对峙流血,全部发生在“联合声明”发布之前的一个月里。

在当时,受于亢奋的舆论氛围刺激,各大星企均进入到了走马圈地的白热化阶段。为了进一步挑拨各方关系,马斯克以“已成功校准精准度”为名,以退为进,不再在待议边境地区上含糊其辞,转而将地图精度放大到了矿区一级,同时提高更新频率,每周实时更新各座矿区的所属权变更。

这又是一招阳谋,而且更加狠毒,因为每一家星企都是上市公司,开拓星野运动风头又如此之盛,但凡是星企的投资者就不可能不关注开拓星野运动。马斯克这么一搞,星企拥有矿区数量的多寡,立刻就成为了衡量一家星企发展前途、综合实力的明确指标,致使各大星企不得不为争抢矿区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大了恶性竞争。

乃至于最后,某些星企干脆将每周增加矿区数量的多寡,纳入了高管考核,若是在任内丢掉了太多矿区,不仅会被代替,甚至可能会被直接裁员。可以说,所有星企的决策层,都因局势被迫失去了理智。

不过,能够跻身于一家垄断性星企的决策层,绝不会是什么泛泛之辈。

要说所有星企的决策者都被马斯克利用而不自知,那自然不现实。说到底,之所以各大星企都被马斯克一直牵着鼻子走,还是因为对于各大星企来说这的确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

毕竟虽然马斯克集团是在利用他们,可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在充当出头鸟的角色,如果各国政府问责,第一个挡在前面的只会是马斯克集团,相当于在无形中为各大星企抢占矿区的行为降低了风险。

对于超凡矿区这块大到不能再大的蛋糕来说,只要有一个人,能在明面上给各方兜底,那么就足以让各方资本抛下任何顾虑下场。

而一旦星企背后的大股东、大资本下了决定,股份制的弊端就导致了星企明面上的决策者,不可能再有任何反对的权力,只能乖乖听从,否则只会被股东大会无情的淘汰出局。

即便退一万步讲,就算星企的决策者不受背后股东的干涉,单单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主动参与矿区竞争也是必选项,因为任何一家星企都不敢去赌其他星企也会与世无争。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群体中从来不缺乏疯子与傻子,星企的决策层,又是世界上最理性最冷漠的一群人,他们不会一厢情愿的认为其他人会保持理性,只会默认其他人全部是疯子与傻子。根据这个思路,唯一的最优解就是先下手为强,不惜代价的投入到竞争中去。

然而,当这种个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绝对理性,综合汇聚在一起后,便成功将群体导向了非理性的恶性循环,每一家星企默认了其他星企都是战争疯子,于是为了自保,就让自己先变成了疯子。其后果就是使原本一片平和,秉持共同开发原则的星企行业,彻彻底底走向了内斗内耗的绝路。

但星企行业走到这一步,并不能完全归罪于马斯克,即便他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资本主义的竞争逻辑,实际上才是原罪。

不进则退的基本资本规律,便注定了同领域下的企业不可能和平共处。放大到国际层面,帝国主义为了消耗多余产能,绝不可能容忍其他国家抢占本国市场。若放大到个人层面,则更为直观,每个人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主动竞争社会资源,如争夺名次、学历乃至社会地位。不主动参与,就是没出息,没有上进心,会被亲朋师长等“原始股东”批判痛骂。只不过相比星企之间的残酷竞争,个人在资本竞争逻辑体系中不仅是竞争者,更是“被竞争者”,会成为“奶茶店店员”“快餐生产者”等人力资源。在社会学概念中,这就是对人的异化,让人不得不主动变成商品,互相竞争,最终优良品成为社会的零件,残次品扫进农村与县城,成为次一等的备用零件。

重新放大到企业层面,星企与星企之间的恶性循环,其实就是竞争逻辑负面影响的极端体现。

每家企业,从底层逻辑上就不可能信任其他竞争者,哪怕只是为了活下去,都必须去做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这种很典型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理所当然的切断了星企之间的交流与信任,使整个行业成为了一个无比糟糕的黑暗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