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4)气有余与不足的典型症状及高效补泻疗法

黄帝说气有余,和气不足,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

岐伯说:“气有余,就会喘咳上逆;气不足则会呼吸不利,气息短少。

气有余,就会喘咳上逆,当人体内的“气”过于充盈,甚至超出了正常生理需求的范畴时,这种过剩的气可能会逆乱而上,影响肺脏的宣发与肃降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且“肺为华盖”,居于胸腔高位,气逆则上冲,导致肺气上逆,进而引发喘咳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常被视为“实症”,如外感风寒、风热等邪气侵袭,或情志过激、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气机郁滞,都可能成为气有余而喘咳的诱因。

气不足,呼吸不利,气息短少。若人体内的“气”不足,即气虚,则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低下的表现。肺主气司呼吸,气虚则肺的功能减弱,导致呼吸表浅,气息短促,甚至感觉吸不进气,呼不出气,即“呼吸不利”。这种情况多见于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衰等人群,属于中医的“虚症”范畴。气虚不仅影响呼吸,还可能伴有全身乏力、声低懒言、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等全身症状。

谢邀。

岐伯说:当邪气尚未深入,尚未与人体内的气血相互纠缠,形成复杂的病理变化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治疗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邪气往往只是停留在人体的最外层——皮肤之上。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的功能之一便是抵御外邪入侵。然而,当邪气过于强大或人体正气稍弱时,邪气便可能突破这道防线,但此时尚未深入五脏六腑,只是浅层次地滞留于皮肤表面。

当邪气侵袭皮肤,虽未直接伤及肺脏本身,但已使得肺气与外界环境的平衡被轻微打破,导致肺气有微量的外泄。这种外泄,虽然轻微,却也是身体对邪气入侵的一种反应和警示。

因此,当遇到这种“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邪气只是滞留在皮肤上”的情况时,中医会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尚未形成或刚刚萌芽之时就进行干预,通过解表散邪、调和营卫等方法,将邪气驱逐出体外,恢复皮肤与肺气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黄帝问怎样运用补泻之法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气有余的应当泻其经髓”,这里的“气有余”指的是体内正气或邪气过盛,超过了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髓”则可理解为经络中更为深层、精微的部分,它可能涉及经络本身的营养与功能状态。因此,当气有余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如针灸、推拿、药物等)来引导或排泄过剩的气,使之回归平衡。但这一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避免直接伤害到经脉本身,因为经脉一旦受损,将影响气血的正常流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不要使之出血”则强调了治疗的温和性,避免采用过于激烈的手段导致出血,从而进一步损伤正气。

“气不足的则应补其经髓”,这里的“气不足”指的是体内正气虚弱,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时,需要通过补益的方法来增强经络中的气血,使其达到充盈的状态。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其出气”,这里的“出气”并非指呼吸之气,而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造成气的过度耗散或外泄。因为对于气不足的患者来说,每一分气都是宝贵的,需要精心呵护,以促进其逐渐恢复。

黄帝问怎样刺微邪呢?

岐伯说:“应当先按摩病处时间要久一些”,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按摩不仅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为后续的治疗创造良好的身心环境。通过长时间的按摩,患者会逐渐放松,对治疗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接着,“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并假意说要深刺”,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层的心理策略。中医讲究“治神”,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展示针具并预告深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的注意,甚至产生轻微的恐惧或紧张感。然而,这种紧张感并非全然无益,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气内收,从而为接下来的治疗创造更加专注的状态。

然而,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未真的进行深刺,而是“在刚进针时还是改为浅刺,达到病处即可”。这一转变,既避免了可能因深刺带来的不必要的疼痛和损伤,又巧妙地利用了患者因紧张而内收的精气,引导其作用于病处。此时,患者的精气深注于内,与邪气形成了一种对抗态势,使得邪气在浅表处散乱无章,难以聚集成势。

最终,“邪气从腠理外泄了,真气就会通达再次恢复正常”。这一过程,是中医针灸治疗追求的理想状态。通过精准的浅刺和巧妙的心理调适,使得患者的正气得以恢复,邪气得以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岐伯的这段论述不仅体现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技术精湛,更展现了中医在身心并治方面的独特魅力。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